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电站水质净化技术
授课对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简介:
《电站水质净化技术》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和火力发电厂发展历史,掌握水的预处理技术、预脱盐技术和脱盐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系统及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工艺,培养学生识别、判断和解决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本课程工程性较强,是科学与工程的结合,能为实践类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2022年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基本完成,这是中国几代航天人呕心沥血的结果,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时刻。中国空间站中采用了先进的环控生保系统,主要包括尿液回收系统和水处理,解决了失重条件下的水资环回收再利用,有效保证航天员在空间站的饮用水安全,是使我国迈入航天强国的重要保证。水处理系统的核心系统是反渗透脱盐单元,由此引入反渗透膜元件和膜组件内容讲解。中国空间站是由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空间站的建成不仅标志我们走向太空,更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同时引入像天宫课堂这样特殊的教学环境,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1.情境导入:播放天宫课堂视频片段,展示中国空间站中进行的试验,引导学生思考空间站运行过程中水资源如何获取。
2.知识讲解:采用图解法和演示法讲解反渗透机理和反渗透膜元件结构及功能,重点强调反渗透膜的制备及结构特点,并说明反渗透膜在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家用净水器中的反渗透膜元件,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反渗透膜元件。家用反渗透膜元件中间为一根开孔的集水管,进水从一端流入,淡水通过集水管汇集排出,浓水从另一端排出。两片反渗透膜中间夹了一个淡水导网,三面封装,组成口袋形状在压力作用下,原水进入到反渗透膜中,沿进水隔网流动,原水中的水分通过反渗透膜进入到膜袋中,在膜袋中流动,最终进入到集水管中,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原水水量不断减少,浓度不断增加,最后变成浓水从下游排出。
4.学术资源扩展:反渗透膜组件中进水隔网十分重要,不仅起到支撑膜的作用,还构成了水流通道。组织学生针对现有进水隔网研究进展展开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辨意识,提高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