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化工制图与AUTOCAD
授课对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工程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工程图的主要功能、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通过工程实例的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工程图及利用AutoCAD辅助进行化工设备及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设计绘制,并以图纸的形式呈现设计成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具备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AutoCAD的功能来完成化工工程图的设计和绘制,为学生完成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将来从事生产、设计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简介:根据《化工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工科背景和教授学生的专业特点,把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制定为:教授学生掌握工程图学相关专业知识,教育学生成为“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根据这个总体目标制定《工程制图》课程“课程思政”的整体融入方案,思政元素的融入形式,以及思政教学的融入方法,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政水平的全方位成长。知识探究:学习画法几何学基本原理以及有关技术制图的指导思想、理解投影理论及技术制图方法,掌握空间结构与投影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画法几何的基本原理。能力培养:培养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构型设计能力;培养仪器绘图、徒手绘图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价值引领:培养工程意识及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匠作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品质。
二、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三、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1)教学设计
本课程基于教学目标,以总思政教学目标为指导,根据“制图”教学各环节和各知识点的特点,设计思政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科学评价,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是以思政资料为导入,采用问题启发、实例引导、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节点上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里训练,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本课程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圆柱结构分析和结构分析、投影分析、巩固成效四个阶段,针对教学过程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入。
(2)教学实践
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优秀工程图纸案例,使学生感受到工程之美,通过尺规作图作业等环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中,讲解软件的创新性二次开发与创新性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达到如下要求:能够识别和分析工程图,利用AutoCAD进行二维工程图的绘制与编辑,并进行文字和尺寸标注,通过创建图块及块属性模型以提高绘图效率,完成工程图绘制后设置图形输出以呈现设计成果。掌握化工制图相关的标准规范,综合分析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常用化工设备及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的设计绘制。掌握化工制图相关的标准规范,熟识利用AutoCAD,综合分析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常用化工设备及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的设计绘制。
(3)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国家发展的成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精神和使命感,但是在从思政元素教学过渡到课程知识点教学时,有的学生还会沉浸在思政元素的影响中,不能及时进入课程学习的状态。这需要授课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及时果断的引导学生转换学习状态,顺利完成学习。在课堂上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下课后存在懈怠的可能,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在后续的教学建设中,使用互联网的功能建设教师教学-学生练习-教师评价-学生反馈为一体的综合教学系统,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上课下都保持互动,保障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