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煤化工工艺学
授课对象:工学大类/化学工艺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简介:
通过对煤的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和精制、煤的气化、煤的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和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的介绍,使学生具备煤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对煤化工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进、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煤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岗位及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另外,本门课程与“一带一路”发展的教学案例通过讲述煤化工工艺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报国”的理想,牢固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
案例简介: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核心课程,致力于全方位培育学生在炼焦化学产品处理领域的专业技能。本课程紧扣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深度理解并熟练掌握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工艺。
知识传授:
① 炼焦化学产品;
② 粗煤气的初冷及输送;
③ 煤气中硫的脱除;
④ 氨的回收;
⑤ 粗苯的回收;
⑥ 粗苯的精制;
⑦ 焦油的加工;
⑧ 焦炉煤气的利用
能力培养:
① 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精制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依据原料特性和产品需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排查并处理工艺运行中的故障;
② 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使其能够进行简单的工艺计算与设备选型。
价值塑造:
① 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针对现有煤化工工艺的不足,如某些工艺能耗高或环境污染大,学生可基于所学知识,结合行业前沿技术,分析工艺的可优化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影响等目标,培养工艺优化创新能力;
② 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开拓产品创新思路,增强在煤化工产品研发方面的创新能力;
③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不断实践中提升沟通表达能力,确保信息准确传递,促进团队间的高效协作;
④ 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能力,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学生能够从国家能源战略高度出发,思考行业发展方向,为保障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随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和产业工人的不懈努力,我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部分技术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讲述这一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使其明白个人的努力与国家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培养学生为国家煤化工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三、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精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生产环节和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协作。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如小组实验或企业实习项目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如在粗苯回收实验中,有的学生负责设备搭建,有的负责实验操作,有的负责数据记录与分析。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明白只有各成员密切配合、有效沟通,才能高效完成生产任务,实现产品回收与精制的目标,为今后在工作中融入团队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实践
讲授法:
系过课堂讲授,系统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内容,促进知识的吸收与应用。
实践教学法:
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精制的部分实验操作,如粗苯的萃取精馏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组织学生前往相关企业实习,实地了解工业生产的实际流程与设备运行状况,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学设计 |
第四章: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 
| 问题启发: 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内容都有哪些? |

| 影响炼焦化学产品的因素有哪些? 炼焦化学产品的用途有哪些? |

| 哪种脱硫工艺呗广泛应用? |

| 焦炉煤气的应用产生怎么样的经济效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