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力量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党纪学习教育 | 学生工作 | 创业就业 | 药品库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思教案例>>正文
 
无机化学实验(2)
 

 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

授课对象工学大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ˎ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培养实验技能ˎ科学思维和严谨态度。

课程目标:

1.培养科学精神与国家情怀,感悟化学对国家发展(如材料,能源,环保)的贡献。

2.强化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感,树立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3.锤炼严谨求实,团队协作的科研作风,弘扬科学家精神(如创新,奉献,诚信)。

课程设计思路

以无机化学实验为载体,通过“实验内容-思政元素-实践反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融入实验全流程:

1.实验选题结合社会需求:如“绿色消毒剂过碳酸钠的制备”,关联生活与环保责任。

2.科学家故事与学科发展史:屠呦呦青蒿素提取,钱学森和黄大年爱国奉献的精神,传递科研报国精神。

3.实验规范与价值观渗透:从精确称量,数据记录中培养诚信意识;从团队分工中强化合作精神。

案例简介:绿色消毒剂过碳酸钠的制备。

从知识传授、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内容

思政元素

绿色消毒剂过碳酸钠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利用过氧化氢与碳酸钠为原料,湿法制备过碳酸钠;  

2. 采用盐析法和醇析法提高过碳酸钠的产率;

3. 熟练磁力搅拌器、减压过滤、电子天平和鼓风干燥箱的使用。

二、仪器与药品

30%H2O2、无水Na2CO3、硫酸镁(MgSO4·7H2O)、硅酸钠(Na2SiO3·9H2O)、氯化钠、去离子水、冰块和无水乙醇等。

三、实验原理

过碳酸钠又名氧化碳酸钠(2Na2CO33H2O2),是白色松散流动性好的颗粒状固体,无味,无毒易溶于水。过碳酸钠最早是1969年在日本研究成功的,当时在许多国家大量使用磷系洗涤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水中含磷量大增,藻类物质大量生长,严重危害生态平衡,所以过碳酸钠的开发非常重要,它水溶性好,去污性强,对环境的污染小,溶于水会放出活性氧。主要用在以下方面:

1)合成洗涤剂助剂

2)纺织工业凛漂剂,染整剂

3)纸浆等漂白剂

4)金属表面处理剂

5)电镀液添加剂

6)医疗急救时用作氧气源

7)卫生消毒剂和食品保鲜剂

8)还原染料的显色剂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碳酸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仅按国内洗衣粉的年产量计算,对过碳酸钠需求量为20~25万吨。加上过碳酸钠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对其需求量日益增长。过碳酸钠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干法和湿法。干法工艺简单,流程短,但操作不易控制,产品质量不高。湿法工艺包括喷雾法、连续结晶法、低温结晶法和溶剂法。本实验探索溶剂法合成过碳酸钠实验条件,并提高过碳酸钠产率。过碳酸钠是由碳酸钠和双氧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稳定剂,在低温下反应制得的。其反应式为:

三、实验步骤

产品 I 的制备 ① 配制反应液 A:称取 0.15g 硫酸镁于烧杯中,加入 25mL 30%H2O2 搅拌至溶解。 ② 配制反应液 B:称取 0.15g 硅酸钠和 15g 无水 Na2CO3 于烧杯中,分批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③ 将反应液 A 分批加入盛有反应液 B 的烧杯中(如有需要可添加少许去离子水),磁力搅 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 30℃以下。加完后继续搅拌 5min。 ④ 在冰水浴中将反应物温度冷却至 0~5℃。 ⑤ 反应物转移至布氏漏斗,抽滤至干,滤液定量转移至量筒,记录体积。 ⑥ 产品用适量无水乙醇洗涤 2~3 次,抽滤至干。 ⑦ 产品转移至表面皿中,放入烘箱,50℃干燥 60min。 ⑧ 冷却至室温,即得产品 I,称量(精确至 0.01g),记录数据,计算产率。

产品 II 的制备 ① 用量筒将滤液平均分成两部分(如有沉淀物需搅拌混合均匀),分别放入两个烧杯。 ② 在一个盛有滤液的烧杯中加入 5.0gNaCl 固体,磁力搅拌 5min(如有需要可添加少许去 离子水)。 ③ 随后操作参照产品 I 的制备(从④操作开始),可得产品 II,称量(精确至 0.01g),记录 数据。 

产品 III 的制备 ① 在另一个盛有滤液的烧杯中,加入 10mL 无水乙醇,磁力搅拌 5min(如有需要可添加少 许去离子水)。 ② 随后操作参照产品 I 的制备(从④操作开始)。可得产品 III,称量(精确至 0.01g),记 录数据。 

计算过碳酸钠(产品 I、II 和 III)的总产率。

实验思考题 

1在制备过碳酸钠产品时,加入硫酸镁和硅酸钠有何作用? 

2.  您认为要得到高产率和高活性氧的过碳酸钠产品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1.工业应用价值与爱国情怀

  介绍过碳酸钠的用途,结合我国近年来环保要求,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鼓励学生投身科技创新。可介绍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过碳酸钠应用于废水处理,助力环保企业发展。激励学生科技爱国,科技报国。

 

 

 

 

 

 

 

2. 思政渗透点

通过绿色化学反应产物的无害性,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培养环保理念和爱国情怀。

 

 

 

3.科技民生

展示过碳酸钠在疫情期间作为安全消毒剂的应用,体现科技服务社会的价值。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强调实验条件的控制(如温度、用量)对产率的影响,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5.团队协作与劳动教育

  实验中俩人一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团队配合,才能快速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最终达到实验目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树立“小我融大我“的价值观。通过协作感悟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团队力量(如航天工程,抗疫合作),厚植家园情怀。

 

 

 

6. 课后拓展

调研任务:查找中国碳酸钠企业(如江苏天源化工)的科技创新历程,感悟国产技术如何打破国外垄断。结合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体现科技自立自强,增强报国使命感,理解科技创新对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意义。

 

结语

本思政教育将“如盐化水”般融入无机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实现“为学”与“为人”的双重成长,为培养新时代兼具专业素养和国家情怀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支撑。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017 保留所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