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力量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党纪学习教育 | 学生工作 | 创业就业 | 药品库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思教案例>>正文
 
普通化学(2)
 

 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

授课对象:能动、机械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课程简介:

普通化学是大学阶段为能源动力工程、储能工程、建筑与环境相关专业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普通化学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约1000名大一、大二本科生,把握化学学科的特点,注重化学知识与各专业知识的衔接,整合化学热力学、动力学、溶液化学、原电池,课程设置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满足工学大类招生及“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需要。为后续专业课程如工程热力学奠定基础,满足专业分流的需要。

案例简介:

水溶液化学,是课程内容的第3章。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方面进行讲授。

知识传授:①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分类。②掌握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影响因素。 能够运用溶液的通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价值塑造:①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③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讲解溶液依数性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例如:海水淡化、航天飞船中宇航员饮用水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

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普通化学课程确立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深入梳理课程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主要从①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树立;②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培养;③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几个方面下功夫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注重适时恰当,不生搬硬套,达到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1.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溶液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溶液。

2.溶液的依数性

溶液的依数性: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

通过实验演示溶液的依数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溶液依数性的影响因素。

溶液的依数性与粒子数目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与课堂讨论法结合;运用启发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017 保留所有版权